暑期是未成年人安全事故和权益受侵害的高发期,也是开展法治教育的关键节点。保山市龙陵县法学会以“护苗成长”为己任,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整合“法治副村长”“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深入开展精准化普法宣讲,用法治阳光为辖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平安蓝天。
靶向发力 构建“三位一体”普法矩阵
龙陵县精准锁定三类重点群体,构建“重点未成年人+监护人+返乡学生”的“三位一体”宣讲体系,对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差异化内容。对未成年人侧重自我保护技能传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代入感;对监护人聚焦家庭教育责任,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依法带娃”的具体要求;对返乡学生则结合社会热点,强化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法治副村长”发挥“地头熟、情况清”的优势,用方言土语讲解身边案例;“法治副校长”结合校园实际,剖析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等突出问题;“法律明白人”则利用早晚学生、家长都在家的时间段遍访未成年人家庭户,上门为未成年人和家长进行普法和暑期安全知识宣讲,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聚焦痛点 打造“六防”安全知识体系
围绕暑期未成年人安全高频风险点,龙陵县将普法内容浓缩为“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防沉溺网络、防溺水、防道路交通事故”六大模块,构建了系统化的安全知识网络。通过“隐私部位保护”“危险信号识别”“求助渠道指引”三步教学,让未成年人掌握自我保护核心技能,同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情绪变化,筑牢家庭防护网;结合乡村水域多、出行方式杂的特点,重点宣讲“溺水六不准”和“道路安全守则”,用本地近年事故案例敲响警钟,教授基础自救与科学施救方法;针对暑期上网时间增加的情况,解析游戏诈骗、账号盗窃等常见陷阱,引导未成年人合理规划上网时长,培养健康用网习惯。每个模块均配套真实案例和互动环节,如“欺凌场景应对演练”“诈骗话术识别游戏”等,让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防护技能。
法教融合 激活“多方联动”长效机制
将普法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以宣讲为契机,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元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机制。宣讲中不仅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更明确了各方责任,要求家长履行监护义务,学校落实安全教育主体责任,村组加强重点水域、路段的安全巡查,司法力量则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零容忍”。
下一步,龙陵县将持续深化“法治护航成长”行动,通过常态化普法、精细化服务、立体化防控,让法治意识深植童心,让安全防线遍布乡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责任编辑:舒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