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24-08-01 14:58:34      来源:文山州法学会

近年来,文山州法学会以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为广大法学会会员搭建参与重大公共决策、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等法治实践平台,助力法治文山建设,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力。

坚持“一个核心”贯穿全过程。把党的建设这一核心贯穿法学会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主,推动州、县、乡三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在党的统领下全面开展工作,明确各法学会服务站法律服务负责人,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推动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有力推进。

搭建“三级平台”服务首席专家。文山州法学会高度重视,多次在会议上研究部署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面推进首席专家三级平台建设。一是州级抓统筹、抓推动。州级统筹推进全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带头示范建立州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组织县级依托县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信访接待处等,成立州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同时,以法学会骨干会员为主体,吸纳相关部门行业专家组建法律专家人才信息库,采取“六诊”工作法,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通过统筹部署,为全州各级各部门咨政建言、提出对策建议,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法律智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助推器”、重大信访问题依法化解处置的“诊询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参谋部”。二是县级抓执行、抓督促。推动乡(镇、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试点建设,由法学会会员、乡(镇)政法委员、县法学会法律服务专家库骨干成员、法庭庭长和司法所所长轮流到法学会服务站值班,以法学会会员为主体,整合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综治、信访干部和“五老”人员等,为乡(镇)党委、政府的涉法涉诉事项提供意见建议,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三是乡(镇)级抓服务、抓细化。全州104个乡(镇、街道)实行“3+X”模式,司法所人员、挂村民警、挂村律师等人员组成法律服务队伍,采取不定期坐班、走访、电话服务等方式,以走访联系村民,进室接待群众为契机,大力排查矛盾纠纷,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常态化“零距离”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围绕“四个重大”开展首席服务。制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规则,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全州经济发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安全稳定工作中的“智囊团”作用。一是为重大公共决策论证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参与立法调研、法规案起草论证评估;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公共决策、重大民生问题等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或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形成法律咨询意见书。二是为重大风险防控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本地群体性、敏感舆情、公共安全等重大案事件风险防控进行咨询论证,对本地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及重大活动举办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涉法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法律意见。三是为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咨询论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形成法律咨询意见书。四是为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重大疑难信访积案进行研究论证,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攻关,配合做好释法析理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