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文山州、县(市)法学会整体融入专项普法行动,在全省率先实施“五个千万”(千个单位包万村、千名干警抓万村、千个案例进万村、千名干警挂万班、千场演出进万村)普法工程,在“千名干警抓万村”中探索形成政法干警担任“法治村长”机制,有效整合全州“三官一师”队伍,着力构建完善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
一是挂联到村“精准普”。制定《文山州“法治村长”工作制度》,整合全州5761名“三官一师”队伍,分别挂钩到1002个行政村(社区)和命案高发频发、刑事案件高发、外出务工人员多、信访问题突出、抵边村寨的1110个重点村小组担任“法治村长”,明确干警职责任务清单及负面清单,“法治村长”重点协助村(组)干部做好所挂村(组)矛盾纠纷、重点普法对象等摸排走访工作,及时掌握群众动态,定期在微信群发布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好法律宣传,让群众遇事第一时间知道怎么办,找谁办,提高普法精准性。同时,将干警履职情况与年终考核、职级晋升、评优评选挂钩,激励担当作为。2023年至今,“法治村长”共下沉开展普法宣传6022次,发放宣传资料1.4万余册。
二是多方联动“一线普”。紧扣命案防控工作重点,“法治村长”重点协助村(组)干部围绕“酒、情、财、气”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摸排和分析研判,及时向有关职能职责单位发布《关于协助开展工作的函》,由职能单位牵头、村(社区)干部参与、“法治村长”配合,多方联动,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协助村(社区)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和重点信访人员管控工作,确保不发生漏管失控情形。2023年至今,文山州未发生恶性命案,“法治村长”参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最大限度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三是定量结对“示范普”。出台《文山州“传、帮、带”工作制度》,通过“法治村长”与“法律明白人”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一对一”常用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和提供法律咨询,帮助“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治理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法律明白人”成为乡村治理的多面手,真正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法治素养高的“法律明白人”队伍。2023年至今,全州“法律明白人”队伍增加至9173人,开展“一对一”业务培训3215场次。
责任编辑:肖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