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法学法律工作者在行动(保山篇)

发布时间: 2020-03-24 15:11:00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保山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为保障疫情防控不松劲,服务群众不缺位,他们努力创新;为保证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他们慷慨解囊;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战,他们日夜奔波... ...疫情下,无数关于奉献、坚守的故事在保山上演。

   

   

  保山政法机关:不一样的战“疫”姿势!

   

  法院系统:不一样的“疫”期庭审!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部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存在困难,为积极配合党委政府防范、抗击疫情的工作部署,避免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为了充分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确保庭审活动进行,2月11日上午,隆阳法院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互联网法庭审理了两件案件,这也是隆阳法院首次运用互联网法庭线上审理案件。

  下一步,隆阳法院将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审判”新模式,深入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互联网线上开庭,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融合,用智能化手段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质效的提升,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快捷高效的信息化诉讼服务,全面确保疫情期间审判工作有序进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司法保障。

  保山中院“云解纷”服务群众:2月17日至19日,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云解纷”平台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3人、争议标的4000多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防疫期间不打烊!腾冲法院网上立案解民忧:腾冲法院积极推广“网上办案”服务。据悉,腾冲法院已受理网上立案4件。

  龙陵法院视频开庭审判防疫“两不误”:2月25日,龙陵法院刑事审判庭利用远程开庭的方式开庭审理了一起贩卖毒品案。

  检察系统:远程视频参与“云庭审”

 

  2月11日上午8时,隆阳区检察院在疫情防控期间,首次运用远程视频参与“云庭审”。

  此次“云庭审”的是一起涉嫌贩卖毒品罪的刑事案件,被告人何某某在本辖区多次向多人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因涉嫌贩卖毒品罪由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侦查终结,隆阳区检察院于2020年1月16日提起公诉。此案通过“云间”网上庭审系统,进行了1小时的网络视频庭审。

  据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检、省、市院等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该院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把疫情防控和日常检察业务一起安排部署,灵活运用高科技手段,依法依规的安全办案,切实做到防疫、办案两不误,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司法保障。

  腾冲市检察院开启“隔空出庭”模式:2月19日下午15时,腾冲市检察院联合腾冲市法院,依托“云庭平台”,在互联网端开展远程庭审。

  “检察机关今天可以接收案件吗?”可以!

  (保山市人民检察院供稿

   

  公安系统:线上服务护出行畅通

 

  保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管所加大“互联网+车管业务”的运行力度,满足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的需求。

  为保障群众疫情防控期间必要驾车出行需求,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部署安排,“交管12123APP”正式上线机动车临时号牌申领功能,进一步拓展了车驾管业务“网上办”范围,实现申领机动车免检标志、临时号牌,补领驾驶证、换机动车号牌等20余项车驾管业务网上办理、快递到家,方便又快捷。

 

  司法行政系统:六项便民措施助力疫情防控

 

  为严格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山市司法局健全六项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持续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开展法律咨询便民服务。依托“12348”法律服务热线、“云南12348法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等软件平台,开展法律服务线上咨询、网络服务。

  二是开展公证办理便民服务。增设公证业务咨询专线4条,确保群众足不出户获得公证业务咨询解答。

  三是开展人民调解便民服务。通过“人民调解便民热线”、“人民调解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网络人民调解服务预约。

  四是开展司法鉴定便民服务。组织全市司法鉴定所开展预约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开通法律援助业务咨询专线,实现“云南12348法网”、“云南掌上12348”在线法律援助业务申请、法律文书在线自助生成等专业法律服务。

  六是开展疫情法律咨询服务。开通疫情防控法律问题咨询热线,为群众咨询疫情维权答疑解惑。

                               (保山市法学会供稿)

   

   

       

  保山各级各类组织捐款捐物2400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山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依法依规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慈善组织接收捐赠资金1232万元,接收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170万元,共计2402万元。

  捐款捐物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领导和民政、红十字会等业务部门的倡议引导下,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充分尊重和体现捐赠单位、捐赠个人意愿,合理使用捐赠款物。除定向捐赠外,重点支持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并建立快速便捷分配通道,做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第一时间将捐赠款物送到疫情防控第一线,防止积压。同时,民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及时跟进服务,公布举报渠道、举报电话等,要求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得问题,确保捐赠款物真正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保山市法学会供稿)

   

   

  小网格大作用心连心齐战疫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期间,施甸县13个乡镇综治专干、101名村级综治维稳员、17名城市社区网格员扎根于全县1616个网格群防群控,打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县17名综治专干和101名综治维稳员坚守在农村网格齐战“疫”

  全县综治专干及综治维稳员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履职“三员在网格齐战“疫”。做疫情防控的“守门员”。综治专干和综治维稳员勇担职责,值守在乡镇、村主要路口卡点,对过往车辆和出入行人进行询问和劝返,严防死守。劝说本村村民减少出行,在拦阻车辆的同时,向群众发放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宣传页,普及相关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劝诫群众取消走亲访友并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综治专干、综治维稳员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和担当,骑着摩托,拉着音响开展流动广播,来回行走在乡镇和村组道路上,一篇又一篇不厌其烦播放和宣传《抗击疫情知识》,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当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进社区、进网格、进家庭,全面实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和管理,对排查情况分类登记造册,及时将信息向上级推送,确保了每一名存在风险人员得到及时的医学观察和医疗救治。

  17名城市网格员遍布甸阳镇51个网格角落传递疫情防控好声音

  城市社区网格员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不惧风险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投入了抗击疫情,变成移动的广播站”和“知识站”。网格员每天行走30000步以上,手举喇叭,穿梭楼栋之间,流动播放防控疫情录音,给网格家家户户传递疫情防控好声音,成为居民区移动的“广播站”。网格员随时不离手,到家家户户、各个商铺,发放、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劝诫群众不串访,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要出门、带中罩,用脚步丈量每一个网格与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打赢防控阻击战。

  (中共施甸县委政法委赵玉供稿,保山市法学会报送

   

   

   

  保山边境管理支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防控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把心理健康保护作为从优待警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各单位心理工作骨干生力军作用,为民警、辅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危机干预、咨询服务等工作,并采取面对面心理辅导和团辅活动等方式,帮助民警释放压力、调适心情。

  “今天你是最棒的,加油!”

  “班长,你看我脸是不是很红啊,好像是发烧了。”“班长,我感觉浑身没劲,这是怎么了。”“班长,我今天老是干咳啊!”“班长……”这些话均是芒颜边境检查站民警小王说的。

  自从站里组织学习了新冠肺炎的症状后,小王便开始对照自身,感觉这些症状自己都有,看了医生说没事,小王依然很担心,慢慢的他开始不爱说话,还时常会自己一个人偷偷的抽烟,工作也不上心,他的上铺还看见他晚上偷偷的写遗书。

  “新冠肺炎只是一种病,只要做好了自我防护,并不会人人都染上,而且,现在上勤大家都是全副武装,你也没有到处跑,病毒不会莫名其妙的找上你。”该站政治教导员在了解情况后向小王说道。同时,他还告诉小王,我们是移民管理警察,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正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怎能退却。因为就读于的一席话让小王对战胜疫情增加了信心,工作有动力了,干活也有精神了。

  该站政治教导员意识到,小王是因为新冠肺炎肆虐而产生了恐慌心理,这不会是个别现象,单位大多数民警应该都会存在这样恐惧的心理,他组织全体民警重新学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告诉大家做好自我防护是第一步,组织观看非典时期纪录片告诉大家新冠肺炎是可以被战胜的,带领民警拍摄自我防护和查缉需注意的小短片激励民警,利用大厅电视每天公示各地区新冠肺炎实时数据,并要求大家早起遇见每一个人都要相互说一句“今天你是最棒的,加油!”。

  做好心理安抚,才能增强必胜信心。一句“你是最棒的”让大家减少了焦虑,多了一份信心,也激起了所有人心底的那份热爱,大家干工作更加有激情了。

  “我是移民管理警察,我在岗!”

  教导员,我很担心我奶奶?”在心理咨询师门口犹犹豫豫半天后终于进门的小李说道。

  小李是红旗桥边境检查站的一名转改民警,家住武汉,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疫情发生后,小李每天都在担心身在武汉的家人,特别是奶奶。认真听完小李的担心后,教导员告诉小李现在全国支援武汉,我们要有信心,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定时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鼓励家人做好自我防护相信此次难关一定会过去。在征求小李的同意后,该站教导员打电话给小李奶奶,汇报小李在单位的情况,希望奶奶保重身体,有机会来云南看看。

  小李表示,作为一名武汉人,感受到了全国全世界的温暖;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也要让边境群众感受到来自一线的坚守。我是移民管理警察,我在岗。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我们的民警就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处于关键期,民警的心理健康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一定意义上,大家的心理紧张有三分来自疫情、七分来自心理恐慌。支队开展了网上心理辅导,单位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大家保持情绪稳定,更好地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红旗桥边境检查站政治教导员介绍到。

  “谢谢你!”“刚被隔离的时候,心里很紧张,很烦躁,有时候觉得嗓子难受,身体乏力,怀疑自己真的被传染了,连续好多天都失眠。”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黄先生说,现在感觉心里轻松多了,真的要好好谢谢高警官,有了高警官的疏导,他有信心渡过难关。

  高警官是滇滩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是主动请缨来到辖区隔离点进行警戒,他说,在众志成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是一名老党员,之前执勤时还查验过新冠肺炎病人,有经验,就要站出来。

  到隔离点后,他发现被隔离人员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存在不自信和不确定感,长期封闭式的隔离管理,或多或少产生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考虑到可能是害怕自己患上新冠肺炎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小高想到防疫初期,单位政治教导员为民警做心理疏导时用的方法,依样画葫芦,制定了心理疏导办法,并将隔离人员建了一个群,定期发送防疫相关知识,鼓励大家将心中的担忧和疑惑说出来,相互鼓励安慰,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重塑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热情。对心理严重的个人,小高还会单独进行心理疏导。

  “这样他们在情绪会得到缓解,然后我再经常与他们分享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传达战胜疫情的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及时打消顾虑,用更好的态度面对隔离生活。”小高说道。

  此方法还运用到了辖区的群众中,滇滩边境派出所成立了心理辅导小分队,主动担负起守护群众的心理“防线”的重任,针对群众焦虑烦躁、创伤应激等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引导。

  “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要用好心理战,在战‘疫’一线鼓舞士气、提振精神、凝聚人心。”小高介绍。

  学以致用,滇滩边境派出所民警直面病毒,将接受到的知识运用到防疫工作当中,为他们戴上心理的‘口罩’,大家携手共抗疫情。

  (作者:唐霖源,保山市法学会报送)

   

   

  铁面筑高墙温情暖铁网 

   

  200712月,脱下了军装的蔺以生转业回到腾冲公安又穿上了警服,被分配到北海派出所工作。之后到界头、固东派出所任职,直到如今的看守所所长。

  “转眼在看守所干了三年,从二把手变成了一把手,看似升了一级,但压力却大了不知多少倍,头发也白了不少……”蔺以生感慨地说。

  “每次到监区巡查,看着在铁门里面的人,他们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交由我们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安全问题,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蔺以生说。

  未雨绸缪“疫”先行者

  2020123日,蔺以生从媒体上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后,凭借在部队抗击“非典”的经验,敏锐感觉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实施他的“三步曲”。第一步,带领看守所民警腾空一个监区作为隔离区,设置隔离通道,准备对新收押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第二步,安排看守所的卫生员迅速采购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具;第三步,对来所办案人员和探亲家属发放口罩,要求在押人员被提讯时也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对看守所办公区域及进所车辆进行消毒。这“三步曲”之后跟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高度一致。

  在巡查过程中,蔺以生发现进出监区后没有方便洗手的地方,对疫情防控非常不利,但“非常时期”请工人到所上施工显然不妥。蔺以生跟内勤何学虎合计合计,决定自己动手。到仓库一番搜罗,找到一个更换下来还算完好的洗手盆、几个水管接头、几段旧水管,东拼西凑,耗时三个小时,在收押厅门口建成了一个简易的洗手池,配上洗手液、消毒液,进出监区洗手消毒问题就此解决。

  温暖的家“不称职”的爹

  21日,蔺以生正常值班轮休第二天,正在家里兴致勃勃地一展厨艺,准备犒劳一下刚刚放假回家的女儿,这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蔺以生放下了手中的菜刀……

  自从女儿到北京一所封闭式学校读高中后,真是聚少离多。特别进入高三后,假期只有两个星期,这次回来都还没好好团聚。

  蔺以生还在想怎么跟家人说的时候,妻子开了口:“你接电话我们听到了,非常时期,快收拾收拾回所上吧。”蔺以生一脸尴尬地故意说:“怕什么,所上还有其他领导,我再陪你们两天又回去也得呢。”说着擦了擦手走进了房间。女儿信以为真,放下电视遥控略带愤怒地说:“你是所长,偷什么懒,快走了!”寻着父亲声音而去,准备好好教育一下这位不称职的爹,却看见父亲已经在换警服,全家人不约而同哈哈大笑。妻子帮他收拾了些换洗衣服,女儿找了个袋子装了水果和一堆糖,还有一大包各种口味的方便面。临出门女儿又叮嘱:“值夜班记得吃点东西,吃完了我和妈妈再送来给你。”

  刚柔并济“捂暖”铁牢笼

  在管理在押人员方面,蔺以生不仅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还用心帮助、用情感化。

  20194月,因涉嫌盗窃罪被羁押的四川人晋某,患有重症肌无力,行动不便,上厕所都是爬着去。蔺以生得知情况后,组织召开管教会议商议解决办法,又到监室做其他在押人员工作,最后成立三人互监小组,负责照顾晋某的生活起居。后来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10月下旬刑满释放。晋某办完手续,可身无分文又无亲无故的他坐在收押厅不知何去何从。蔺以生来到收押厅与晋某交谈后,开车将其送到收容站,并自掏腰包给了晋某300元钱暂时解决生活问题。晋某紧紧握着蔺以生的手说:“谢谢你对我的照顾,我以后一定做个好人。”

  涉嫌毒品犯罪的在押人员邓某, 20183月一审判处死刑,二审维持原判。在得知自己已是“死刑犯”后,邓某开始无理取闹、故意找茬,经常违反规定,向管教民警提出一些无理要求,管理教育难度非常大,管教民警、分管领导多次找其谈话效果不佳。后来,蔺以生发现邓某有看书的爱好,就经常从图书室拿一些书给邓某,慢慢地蔺以生跟邓某建立了一点信任,蔺以生找准时机,与邓某长谈了两个半小时。邓某终于敞开了心扉:蔺以生,我对你们的管理教育没有意见,只是知道自己必然一死,就自暴自弃了,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心里才有些平静。” 根据邓某意愿,蔺以生自费购买了一套共18本的长篇小说,送给了邓某。自此以后,邓某像变了个人,对民警以礼相待,遵规守纪,配合管理,安静的等待着最后时光。

  “看守所的‘铁笼’是那些逾越了法律底线的人的一个归宿,他们有的穷凶极恶、有的一时冲动、有的想一夜暴富,在一般人眼里他们是嫌犯、是罪犯,在我眼里他们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七情六欲,也会思念家人。我作为看守所的‘家长’,只想尽我所能让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让犯错的浪子回头,让‘将死之人’坦然面对。”--------蔺以生。

  (腾冲警方供稿,保山市法学会报送

   

   

  为春天充值的龙陵“逆行者”

   

  未贴完春联,手机就响了:“疫情爆发,假期取消,单位待命。”安保刚结束,又要整装待命,“过年都让人这么恼心。”“谁让你是警察。”妻子一句不疼不痒的牢骚话让我咯噔了半天,一股冬风吹进堂屋,我深吸了一口气,驾车直奔办公室。

  “上级通报,这场疫情来势凶猛,目前有点难以控制的态势,被抽调民警今晚就出发,其余人员24小时待命。”主任传达命令时,表情严肃,有一种疫情就在楼下的感觉。其实,这个时候已有180多名民警在奔赴“疫”线了。

  办公室如同作战室,电话在响个不停。“午饭面包对付一下。”“协调保障部门,防护设备尽快落实。”“赶紧将今天的防控数据上报。”疫情爆发后,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部分民警开赴“疫”线,综合部门民警很少,工作节奏除了快还是快。

  根据分工,我所在的部门负责“疫”线宣传、战时慰问及战时表彰奖励。打不完的电话、写不完的信息、走不完的卡点路成为我们的工作日常。

  “回回,对不起,妈妈这回食言了,说好为你庆生,结果遇上这场疫情,妈妈离不开呀!”罗娜说这话时两眼通红,疫情爆发后,打了多少电话、收集了多少数据,罗娜记不清了,只知道任务完不成,她无法离开岗位。

  与罗娜一样不能回家的还有政治处副主任杨玉仙,杨玉仙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疫情来了,她将两个孩子送回乡下婆家。每次到婆家附近卡点慰问督查,总想看一眼自己的“心头肉”,但每次都未能如愿,大家称她是“龙陵治疫女大禹”。

  “把问候送到‘疫’线,将关爱送往卡点。”不但是政工民警的战“疫”方式,也是所有综合民警的抗“疫”战场。综合民警数据抗“疫”,“疫”线民警战寒斗冷,大家都在为春天充值。

  一场冬雨让龙陵县沙场坝卡点格外寒冷,奋战在这里的民警都年近5旬,为战胜“疫”魔,大家把火塘烧得旺旺的,把大锅药喝得撑撑的,决心只要疫情不退,大家就不退半步。“筛糠簸米不下‘疫’线,抖拎壳颤不离卡点(当地语,气候寒冷之意)。”邱广生是一名老民警,一直奋战在全县最冷卡点,领导关心慰问时,邱广生在微信写下这段话算是自己的决心。天晴了,卡点全是雾,他抖掉雨珠,扛起党旗,与队友再次征战岗位。

  “小彭,咯记得怎么进医院的?”“记不得了,只记得昏迷前的巡逻情景。”战“疫”民警彭文祥突然昏迷住进医院,17小时后醒了过来。他告诉战友,他不知道如何进医院,只记得当天他们劝离了好多聚集居民。

  为春天充值的故事总是说不完。特警刘祺痛风住院,他央求医生,输液速度能否再快些?他要返回岗位,那里需要他。

  笔者见到刘祺时,只见他正一拐一瘸地配合医务人员对过往乘客测量体温和调度车辆,市民称刘祺是“最美崴脚警察。”

  太阳射进了办公桌,街上市民很少,收集到的战“疫”故事却越来越多,大家盯着报表看数据,看着手机读新闻,时刻在关心着疫情的变化。

  “请接受一名共产党员的捐款。”返聘民警杨德忠将1000元“特殊党费”交到县委组织部,他说,战“疫”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扭转乾坤的,他想带个头,激发大家的斗志。有人说,疫情爆发以来,杨德忠就未睡过一个安稳觉,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进家是他每天工作流程,他被大家称为“‘疫’线不倒翁。”63岁退休民警陈发写将300元零花钱作为“特殊党费”交到政治处(代交县委组织部),他告诉大家,他与许多党员自发到卡点检测体温和人员登记工作,大家都不要报酬,只想为抗“疫”做点事情。办完手续,老陈悄悄离开了政治处,有人送他下楼,老陈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说都在争分夺秒工作,礼数就免了。有人为此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警徽为何总是红,警坛处处都有护红人。”

  关不住的春色,宅不住的脚步。在为春天充值的群体里还有一群人的故事感动着雨城。

  闫玲是一名白衣天使,收治过一名疑似病例,该人隐瞒了回过湖北的事实,与闫玲还有过肢体接触,为不让丈夫分心,闫玲一直隐瞒着。她说,“告诉他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千难万险我来承担。”

  “嫁给你,就意味着夫唱妇随。”警嫂杨秀艳刚生产10天,当丈夫将她和出生10天的女儿送往400公里外的娘家时。杨秀艳这样说道。

  超市老板魏跃芹“疫”线送“货”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战“疫”民警的斗志,魏跃芹将苹果、矿泉水一一送到卡点,交到民警手上。像魏老板这样“疫”线送“货”的个体老板不计其数,“你们是生意人,这么多食品送给我们,不就亏了吗?”“最大的利润就是疫情早一天退去,疫情退了,利润就有了。”口音各有不同,话是一样的。

  “我不图什么,只图为抗‘疫’出力,心里踏实。”当建档立卡村民宝富双骑着电摩托,驱车13公里山路将一捆青菜送到卡点时,现场执勤的民警、辅警眼睛顿时湿润了。

  宝富双的母亲和妻子都身患残疾,脱贫攻坚中,宝富双很勤劳,从不向政府伸手要钱,他种植了10多亩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饲养了许多家禽,在政府帮扶下,盖起了新房,全家按时退出了贫困,过上幸福生活。他说,看到民警吃不上蔬菜,他觉得很愧疚,就将自家的青菜、萝卜送到卡点。“你把菜都送给我们,你家不吃啦?”“在家咋整也好办,在外就难了。政府帮助我们走出贫困,我们送点菜不应该?” 说这句话时,大家没有听到宝富双虚伪的口气。

  作者只是一名职员,无法获悉全县百姓抗“疫”的数据,只收集到部分百姓爱心义举:残疾村民陈运炳通过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人民币;硝塘大叔莫增润送去方便面6箱、八宝粥3件、矿泉水9件。龙江杨枝相夫妇捐口罩100;象达商人支援机制炭1;范顺昌等种植户送给卡点水果、柴火等御寒物品。

  小区银杏树露出了淡红色的钮扣,海棠花努力地在生长着,柳树枝条被春风吹得格外翠绿……。我感受生命的顽强,感受春天的美丽,疫情来临了,没有这么多“可爱的士兵”逆行而上,银杏树还红吗?没有这么多抗 “疫”勇士负重逆行,春天还这样美吗?

  打开窗子,太阳钻出了云层,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又忙碌不停地在为春天充值。爱,温暖了2020年春天。

  作者:杨汉申,保山市法学会报送

   

责任编辑:熊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