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是临沧市临翔区法学会的一名90后少数民族干部,2021年8月,他报名出征镇康县参与强边固防工作,驻守在与缅甸果敢小街接壤的勐堆乡帮东村大缅寺组,那里有2.9公里国境线,地势、山貌极其险峻复杂,守边防疫工作难度高、压力大、责任重。
“守望”与“守护”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这是陈斌对自己的要求。“战疫”当前,还是预备党员的陈斌克服孩子小、母亲体弱多病等家庭困难,主动报名到战“疫”一线。工作上,陈斌不推脱、不退缩,认真负责挑起了队长的重任,巡逻值守时,他带领队友、组织群众,站好每一班岗、守牢每一寸国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尽显新时代法学会干部的担当。
2021年中秋节,陈斌与队友在巡边休息间隙拉开了话匣子。两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大概比划着各自的家乡的位置,说着家乡的节日习俗、念着家乡的父母妻儿,而后是久久的沉默。此时,思念无声却异常凝重。心之所念、目之所向,山的那边有无限缱绻眷念,念故乡、念亲人;心中有责、肩上有担,山的这边有忠诚担当,担起守护边境安全大任、担起边富民安美好生活愿景。守边人的“守望”与“守护”在这阖家团聚的佳节渲染下显得愈加的鲜明。

中秋节巡逻休息期间陈斌(右)与民兵兄弟聊天
边城“网”事“巡”安宁
作为工作队长,陈斌带领工作队员和当地群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严防死守,实现了“管住村、管住人、管住车”的防控要求。
摸清情况详记录,针对抵边村防控形势,陈斌带领队员全面开展摸排,健全工作台账,实现数据每日更新、每周完善、每月归档,做到了情况既了然于胸,又规范记录;政策宣传众参与,为发动群众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他与队员走村入户,一家一家宣传,一户一户落实,组织群众圆满完成了12次疫情防控演练,25次全员核酸筛查和全员疫苗接种等工作任务;激活网格强管理,他抓住“关键少数”,推荐选拔优秀人员担任网格长,定期追踪责任落实情况,组织召开网格长会议29次,压实基层网格化治理作用,激活基层网格神经末梢。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缅寺组没有一人参与“偷引带”“偷私渡”,值守管护段边境线没有发生偷渡、走私、破坏边境安全设施等情况。

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2月7日,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侵袭下,边境上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被掀翻,工作队员们的铺盖行李、生活用品被淋湿、损毁,陈斌和队员们并未气馁,乐观积极的面对困难,一如既往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入户走访对缅籍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惩戒措施及教育引导遵守防控政策
无数个卡点值守的白昼、无数个巡边巡逻的夜晚、无数个黑夜白昼的交替、无数个风雨兼程的锤炼,那一条蜿蜒绵长的边境线、那一张坚硬带刺的铁丝网承载了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责任担当以及坚韧如丝的爱国情愫。日升月落,看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祖国边陲,饱经风霜、永不褪色,陈斌愈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值好每一班岗、“巡”遍每一寸土,守好一张“网”、守护一座城。
“开挂”的守边能手

包组期间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和助农服务
守边防疫工作之余,陈斌积极主动参与大缅寺组平安建设、爱国卫生、产业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农忙时节,他到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修沟引水、栽烟收稻,组织爱农助农活动10余次帮助群众联系协调出售农产品,鼓励帮助村民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殖山地牛、山地鸡,带领边民群众抗疫情保发展促增收。在洁净乡村活动中,不足百斤的陈斌也能激发出大大的能量,与村民齐心协力清理路面的落石;不嫌脏、不嫌累,扛起锄头与村民一起清理沟渠淤泥、清扫公厕。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活动30余次、全民义务劳动5次,如今的大缅寺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发展、一幅欣欣向荣的边境小康村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日常巡逻值守
陈斌是险要边境线上的守边勇士、是工作队里的“主心骨”、是群众邻里的忠实听众、是田间地头里的“农民工”、是大缅寺群众眼中的“热心人”“好帮手”......“开了外挂”的守边能手,不仅拥有各种娴熟的“拿手绝活”,还始终怀揣着一颗“靠近党、拥护党”的赤诚之心。从“心”锤炼党性修养,以“身”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9公里国境线上的“疫线实战”把陈斌的“党心、党性”淬炼得愈加的纯粹、坚实。在这段难能可贵的历程中,陈斌也恰逢其时迎来了自己的“特殊身份”,1月14日,陈斌同志如期转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卡点值守
180多个日夜的坚守,213次的国境线巡逻,这名90后的法学会干部用他的实际行动,在2.9公里的国境线上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与诤诤誓言。

联防所队员合影(左一为陈斌)
责任编辑:尹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