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聚力答好多元解纷“枫桥卷”

发布时间: 2025-09-30 15:48:15      来源:保山市隆阳区法学会

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机制上创新、在服务上用心、在治理中践行,聚民意、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答好为民服务“考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筑牢规范化阵地,答好“基础卷”

隆阳区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平安隆阳建设“一号工程”,2019年起连续6年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破解机构编制、场地建设、资金保障等难题。成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政法、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的组织架构,高位统筹推进。同时,隆阳区还以“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5个规范化为抓手,推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实现刑事案件、命案发案率、信访总量“三下降”。

隆阳区盘活了原区法院业务用房资源,投入120余万元打造526平方米实体化阵地,打造“一站式”综治服务综合体。科学划分综合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指挥调度室等功能室,与区政务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大厅,区人民检察院、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综合执法中心等部门毗邻布局,形成“10分钟社会治理服务圈”。推行“常驻+轮驻+随驻”模式,政法、信访部门常驻10人,卫健、住建、人社、民政等重点行业领域部门派员轮驻,妇联、团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实行联络员制“随叫随到”,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2024年以来联动处置高风险纠纷159件。

以平安为主旨,答好“民生卷”

隆阳区组建行业专家、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团队,动态管理基层治理“微网格”,填补因跨网格、跨条线造成的衔接空当,做到网格全覆盖、管理无盲区,构建“信息归集、研判分流、联动处置、跟踪问效”全链条机制。组建118名村(社区)直报员队伍,通过电话直报、“平安保山”App归集矛盾隐患2333条。对婚姻家庭纠纷、情感纠纷等高风险矛盾纠纷实行“红黄牌”预警,派单至责任部门及属地限时办结,全年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16起,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底盘”。隆阳区组织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采取坐班、轮班等“坐诊”方式,对各类纠纷精准把脉,找准症结,为群众提供来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多元服务。

要磨好“绣花针”,就要把群众利益“置顶”,隆阳区建立“民生清单”“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举措,限时对账销号,真正做到了把群众利益“置顶”,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厚植了群众“幸福底色”。

责任编辑:舒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