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元阳县:“1366”普治结合推进社会、人文、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 2024-11-08 14:54:29      来源:红河州元阳县法学会

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今年以来,红河州元阳县以“1366”为抓手,按照“普什么、怎么普、向谁普”及“治什么、怎么治、谁来治”的工作思路,通过普法与依法治理一体抓、哈尼梯田保护与社会综合治理共同抓,充分发挥法治对世界遗产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推进社会、人文、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1”即开展一次动员部署会。8月,召开“哈尼梯田普法行”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动员部署会,涉及遗产区的4个乡(镇)及38家县级责任单位参会。县法学会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开展‘哈尼梯田普法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重点,强化举措,聚力推进‘哈尼梯田普法行’活动取得实效;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打造‘哈尼梯田普法行’专项普法新品牌”三个方面作全方位的工作安排,为推进“哈尼梯田普法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3”即在社会方面开展“三普三治”行动。一是普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治理违反总体规划活动。按照“遗产区保护利用项目审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要求,开展执法巡查182次,治理违法行为58起。二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理社会治安各类违法活动。深入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治宣传教育,强化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场所的治理,依法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171起。三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治理旅游乱点违法活动。推进各类群体在哈尼梯田遗产区依法经营、文明旅游,加大哈尼梯田遗产区的综合执法力度,共开展执法检查19次。

第一个“6”即在人文方面开展“六普六促进”行动。一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低学历学生抓起,从小筑牢未成年人法治理念,加强实景教育,通过“法治副校长”“秋季开学第一堂法治课”送法进校园活动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以案释法、模拟法庭进校园、组织观摩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实景教育等,遗产区各校1.2万余名学生全覆盖。二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促进基层依法治理。组织民族普法志愿者及“法律明白人”通过公房宣讲、庭院“面对面”说法、凉亭说法等,开展婚姻家庭、子女抚养、老人赡养、侵权责任等宣讲活动270余场次,化解涉及婚姻家庭和山林水土等矛盾纠纷184件。三是普及《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治宣传教育82场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遵纪守法、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思想意识。四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促进乡村事业繁荣发展。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发展的法律法规宣传进乡村,推进梯田遗产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截至目前遗产区每个村委会3户学法用法示范户全覆盖。加强涉及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执法,截至目前,共开展执法巡查104次,涉及农资个体户、企业437家。五是普及《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促进法治与民风民俗融合发展。将法治元素与民族歌舞相结合,弘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以民族歌舞为载体,融入法治文艺、法治歌曲,共组织民间文艺队开展法治文艺演出32场次,共享新时代法治成果。六是普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促进文明乡村建设。将法治融入文明体系建设,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破除陈规陋习及林木管护、水系管护、基本农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中。发放《文明礼仪,共创和谐》宣传资料1.2万份,开展“文明进村寨”活动32场次。

第二个“6”即在自然方面开展“六普六保障”行动。一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保障水系稳定。以“世界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开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水政执法力度,查处侵占破坏水系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4件。二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在清明、国庆等重要节点,动员农村护林员进山入林向群众、游客开展森林防火法治宣传工作。聚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查处涉林违法行为66起。三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保障基本农田安全。普法与梯田的依法治理相结合,开展以案释法活动12场次,恢复违法占用梯田、耕地地貌面积2251平方米。四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障生态平衡。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紧盯污染大气、水源、土壤对企业开展执法检查86次,提出整改建议28起,作出行政处罚2起。五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保障地质稳固。持续推进综合整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包保制度,开展矿山巡查210次,立案查处涉矿违法行为1起,整治非法占用耕地违法行为16起。六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保障公路畅通。持续推进遗产区公路沿线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公路执法巡查208次,立案查处侵犯路产路权行政案件10起、非法营运行政案件8起。

责任编辑: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