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法治和师德师风在教师从教行为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动学校依法执教、依法治校,切实保护在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0月11日,红河州弥勒市法学会走进弥勒市西山民族中学,为在校全体教职员工讲授师德师风法治课。

课上,授课老师介绍了开展此次法治课堂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强调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不仅事关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教师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发挥大教育家精神,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政法部门共同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结合近年来教师因违反师德师风引发的犯罪案件,授课老师深刻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师德师风不端等原因,提醒各位教师不仅要提升职业素养,更要强化法律意识。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依法治校规定进行讲解,重点解读了强制报告制度、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引导学校和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贯彻落实各项在校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制度。最后围绕廉洁从教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告诫各位老师要坚决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拒绝宴请,拒收财物,常思为师之德,常思贪欲之害。
课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法治课堂意义深远,从中受益匪浅。今后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教育工作中,以此次法治课的收获联系日常教学工作,落实好各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依法执教,切实担当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责任和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