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村里的罗警官、孩子们的“罗大爹”

发布时间: 2024-09-06 17:23:12      来源:怒江州泸水市法学会

“今天的法治课你觉得怎么样,我有没有老师的样子?”从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季加小学返回警务室的路上,中国法学会会员、泸水边境管理大队古登边境派出所民警罗祖海向同伴问道。他的幽默感与戍边民警形象有些反差,他也是个真正的“用心人、守山人”。

四年前,季加村计夺罗村民小组普阿婆的儿子儿媳到海南务工,家中刚到幼儿园学龄的孙女成为了普阿婆常伴身边的亲人。“我儿子儿媳都去海南挣钱了,孙女年纪小,一想她爸妈就哭,闹着不上学、不吃饭,我这一把年纪不中用了。”第一次见面,普阿婆便拉着罗祖海的手讲出一番“心里话”,看着面前和自家孩子一般大的娃娃,罗祖海心中暗下了帮助他们改变现状的决心。

结合村里娃娃的心智特点,罗祖海用糖果、文具等小礼物来“解放”孩子们的童真。面对留守儿童厌学、贪玩、耍浑等不良情绪,罗祖海定期敲门家访,“孩子们学习动态好不好?”“孩子们心理波动大不大?”“面临的困难多不多?”罗祖海越帮越起劲,效果越来越明显,警察叔叔成为了娃娃们的警察“大爹”。罗祖海的“一举一动”只是派出所民警们结对帮扶、联盟助学事迹中的“冰山一角”。

  

针对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原生家庭呵护的情况,古登派出所立足现状,将巡边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纽带,悉数掌握留守人员底数、现状、动态等要素,推出帮扶慰问计划,先后开展云端义警“扶老帮小”、联创联建助农兴农、联合普法守护“童”行等特色举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用小温暖、小实事、小细节将群众的事干成派出所的“心上事”“自己事”。

“村里孩子们的情况没有人比我熟,我有把握把他们带好。”得知季加小学需要常驻法治辅导员,罗祖海第一时间自告奋勇。

一周后,罗祖海用“新身份”站上讲台。第一堂法治课上,罗祖海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通过授课、聊天、互动的方式,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犯罪、自我保护等法律知识,提醒孩子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要警惕网络陷阱,避免上当受骗,让生硬的法理在课堂上“活”起来。

“警察叔叔,你要当我们的老师了吗?”下课铃刚响,普阿婆家的孙女满怀好奇地找到罗祖海问道。

“小哭包,以后我每周都来给你们上课,你要好好学习哦,不然我家访时要和你奶奶说喽!”罗祖海打趣道。

  

此后,罗祖海便成了季加小学的常客,他不仅定期为孩子们上法治课,还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原本对法律一无所知的孩子们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法律意识逐渐得到了增强。

“罗大爹你来啦,最近我都在好好听课,你看我写的作业老师给我打了‘优’。”上个月,罗祖海又像往常一样敲开了普阿婆家的门,不同的是阿婆不再抹泪诉苦,小孙女也不再是“小哭包”了。

责任编辑:吕赵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