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曲靖市宣威市紧盯辖区普法工作短板弱项,立足职能职责、突出本地特点,在走好群众路线上下功夫,讲好“四种话”,使普法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更加喜欢。

讲好“家常话”。普法志愿者们在日常的入户普法中,以拉家常为切入点,通过与群众交谈,详细了解普法对象近期生活中子女就学、家庭成员外出务工、邻里关系等情况,通过简单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拉近与群众关系,再逐步“滴灌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逐步穿插其中,让老百姓在简简单单的交谈中,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讲好“贴心话”。详细了解群众困难问题,做到换位思考,积极联合其他单位沟通协调,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消除隔阂,积极引导普法对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讲好“本地话”。在每一次下沉普法中,积极与属地村委会沟通对接,提前了解普法对象基本情况,详细分析研判,积极融入当地,让老百姓感到可亲可信,了解真实情况,让风险隐患解决在当地。

讲好“法治话”。让专业人办专业事,以“平安家庭、平安成长、平安务工、平安社区、平安交通”五个专项为主线,宣威市积极动员市法学会会员、法学法律工作者组建普法工作队,在辖区引导居民群众深入学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