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普洱市法学会、普洱仲裁委员会(澜湄国际仲裁院)主办,普洱市司法局、市律协、云南众济普洱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普洱市法学会2024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涉外法治专场在普洱市精彩开讲。报告会主会场设在市司法局,以视频的形式开到各县(区)分会场,各县(区)法学会、市级政法各单位、普洱仲裁委(澜湄国际仲裁院)、市律协、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侨联以及普洱学院、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康出入境边境检查站、云南众济普洱律师事务所、普洱交建商贸单位的理事会成员和有关工作人员共685人聆听讲座。

报告会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米良作“湄公河流域国家法律制度及澜湄合作中的法律问题”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新时代下发展中国与澜湄国家关系的意义、涉外法治背景下中国与澜湄国家的法律合作、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与澜湄地区国际组织及该地区各国的关系、中国与澜湄各国共同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涉外法治背景下的澜湄合作机制、澜湄各国的法制现状、老挝法律制度概览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米良教授从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国际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国际法价值的理论体系,从新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到新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等,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现实逻辑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江城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说:“下一步,江城县将立足‘一城连三国’的独特地域特点,拓宽法律法学研究交流渠道,发挥区域优势,加强与老挝、越南的法务合作,强化对老挝、越南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推动多边普法,构建中、老、越三国联合普法格局,加强和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站点工作,不断增强跨国法律及涉外法治服务能力。”
澜沧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表示:“澜沧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特殊的地域文化、普洱景迈山的申遗成功、景迈机场国际航班的开通、境外贸易的大力发展更加彰显了涉外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学会应积极带领法学法律专家、理事、会员等常态化研究和学习,为涉外婚姻、国门学校教育、国门医院服务、边民互市、口岸经济发展等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参考。”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走私贩毒、跨境犯罪依然存在,中国—东盟、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司法协调尤为重要。普洱作为边境民族地区,要积极加强涉外法治专题学习,充分发挥法学会“智囊团”“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学法律专家库”等专业优势,从思想上准确认识和把握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意义、方法和路径,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涉外法治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普洱篇章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吕赵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