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工作,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近日,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诉、执、访三源治理中心”(以下简称“三源治理中心”)。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区委政法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法学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揭牌仪式。

“三源治理中心”作为全省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诉、执、访三源治理的首创实践,旨在集中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提升区域营商环境保护,以三源多维共治助推辖区法治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保护创新,赋能营商环境治理。三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营商环境”的工作主基调,以调、审、执现代化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推动辖区内保护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两驾马车并行。资源整合,诉源立体多维共治。整合官渡法院知识产权化解力量,以“法院+N”调解模式“请进来”,实现矛盾纠纷“走出去”化解的跨越。动态衔接,调审执“一站式”化解。“三源治理中心”覆盖辖区内所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在中心内调解,由中心督促履行,避免办理多条线、群众多跑路,提高审务效能,提升群众司法服务满意度。阳光留痕,信访可防可控可治。坚持将“阳光司法”贯穿立案登记到诉讼结案全流程,从根源上有效减少信访案件发生。诉前问诊,防“病”于未然。推动辖区内成立法律诊所、法律门诊作为矛盾化解点和矛盾线索收集前哨站,通过居委会反馈的矛盾纠纷线索,对应法律门诊和网格法官(法官助理)及时介入预判,联动相关单位主动出击,“送法、送调”上门,构建全域网格纠纷就地化解模式,诉中把脉,号准病根靶向治疗。诉前未化解的矛盾成诉进入实体审理后,结合前期掌握线索和现场调查取证、勘验,聚焦案件存疑及矛盾点进行法律释明,让当事人明晰诉讼风险,促使案件撤诉或和解。执前开方,精准施策矛盾最终化解。诉讼阶段未能成功化解已判决了结的案件在进入执行阶段前,由原承办法官联合执行法官对被告主动履行可能性作分析预判,发出执前主动履行督促令,尽可能促成执前和解。结案回访,信访、再诉双重预防。执行案件终结后,及时做好结案回访和释法明理工作,引导当事人合理、合法维权,加强对信访风险的预警防范。对于可能存在重复侵权的知识产权类案件,通过后续行政手段预防类似侵权再成诉。
责任编辑:张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