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法学会“普法+利剑护蕾” 精心关爱“护花开”

发布时间: 2024-05-01 16:18:50      来源:文山州法学会

2024年以来,文山州法学会联合全体法学会会员和法律工作者,紧盯未成年人“双下降一底线一扭转”这一目标,紧扣“治宣防帮护”五字诀,全面深化“普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多层发力普法护“未”,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突出“治”字,强化保护合力。全州多部门联合,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聚焦容易引发涉未成年人案(事)件的薄弱环节,对酒吧、KTV、酒店、旅馆、出租屋、网吧、烧烤摊、台球室等重点经营场所,联合整治,常态常治,重点对曾发生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重点场所经营者开展普法宣传,加强执法检查打击力度,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突出“宣”字,提升普法质效。“法治村长”“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等文山州青年普法志愿者们纷纷入村入户入校入班级,着重宣讲预防性侵害、预防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电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内容,播放《遇“检你是最好的礼物”》《鲸默》等自制法治微电影,以案释法、以案示警,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文山市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红领巾模拟法庭大赛”,打造专属于青少年的普法品牌,让学生体验法律的严肃性和正义力量,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砚山县司法局及时调整“一村一法律顾问”,全县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调整充实到108个村(社),配合学校与“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突出“防”字,筑牢安全防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家校共育、部门联合、社会联动,健全校内到校外、校园到社会全闭环保护体系。认真摸排,建立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名单基础数据库,建立“一人一档”台账,分类分级及时跟踪干预防范。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反犯罪行为。“法治班主任”突出对“困境学生”一对一疏导帮教,精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法教育。

突出“帮”字,助力健康成长。全州各县(市)积极整合基层队伍力量,探索实践以“小切口”方式,综合运用心理疏导、临时照料、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措施,针对涉案困境未成年人不同需求,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和保护,纵深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麻栗坡县成立首支“党员护蕾先锋队”,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文山市组建专业心理辅导团队,为受性侵害影响的未成年人提供及时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全市学校建立由教师担任专(兼)职心理辅导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机制。

突出“护”字,传递关爱温度。对全州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大起底”,聚焦留守儿童家庭监管、教育缺位的问题,打造一批“少年儿童之家”“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通过开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体活动、安全教育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法治宣传教育上的关怀和帮助,增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聚焦家庭监护责任乏力问题,以“家长学校”为阵地,专门集中少年儿童监护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弥补监护人法律意识淡薄、监护责任缺失问题,摸排亲属侵害风险隐患,通过向家长宣传监护责任、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等方式,防范亲属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责任编辑:肖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