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法治素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乡村振兴,景洪市法学会联合景洪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普法路径,将法治元素融入乡土文化根脉,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嘎汤帕”节庆祝活动为契机,将普法宣传巧妙融入民族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共同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节庆“见缝插针”,法治宣传全面覆盖。群众集中在哪里,哪里就是普法阵地。将普法宣传融入“嘎汤帕”节本地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中,让普法宣传工作更接地气,让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以集中摆摊为抓手,以咨询互动为补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反邪教、禁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系列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多语普法暖心贴心,合力奏响团结乐章。让“双语”成为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宣传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切实提高普法宣传成效。在节庆活动中,结合少数民族众多特点,面对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众,灵活运用汉语、傣语、哈尼语、本土方言等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集中宣讲。宣讲围绕婚姻家庭纠纷、酒驾、合同经济纠纷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工作中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耐心向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群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除法律法规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障碍”。
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创新普法新招数。节庆普法活动设置“普法许愿树”、“普法大转盘”、“法律知多少”、“法治打卡点”等环节,为群众开展“沉浸式”普法。通过参与各类普法小游戏,让群众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别样法治文化。欢乐的活动氛围吸引了大量宾客和当地群众纷纷驻足围观,参与其中。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方式,非常有趣,大家对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普法互动项目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让学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风尚。
此次活动,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普法强基为目的,将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受众率、辐射力。据统计,“嘎汤帕”节庆祝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教育资料4500余份、普法环保袋2800余个。
责任编辑:肖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