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壁垒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

发布时间: 2023-11-09 16:14:34      来源:文山州法学会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文山州法学会积极融入专项普法工作,牵头制定出台《文山州法治副校长选聘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在专项普法工作中探索建立法治“第二班主任”工作机制,打破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壁垒,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

一是政法干警担任“第二班主任”,让普法更专业。理顺普法机制,印发《文山州法治“第二班主任”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文山州“八五”普法规划及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与全州普法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全覆盖配备“第二班主任”。全州选派3420名政法干警担任“第二班主任”,全州四年级以上班级实现100%全覆盖,突出防欺凌、防事故、防极端行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目前,“第二班主任”开展法治授课16169次,覆盖全州四年级以上学生142.03万人次。

二是筛选重点内容,让普法更具体。重点事项“派单”制普法,根据文山州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等特点,制定普法宣传重点,印发《开展反诈集中宣传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州职教园区反诈宣传工作的通知》等,扎实上好“开学第一堂反诈法治课”,开展“反诈知识”竞赛活动,从源头上解决涉及未成年人参与诈骗案件增幅较高的问题;部门协同制度化落实,“第二班主任”进班级后,按照政法机关职能分工,分别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整治、预防校园诈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内容,精选涉校犯罪案例进行宣讲,形成部门合力,构建重点领域闭合式普法宣传格局;“案例式”生动普法,运用“文山法治宣传资源库”,选取吸毒、校园霸凌、参与诈骗等案例作为宣讲主要内容,以PPT、法治知识视频展播、漫画等形式开展“一班一课件”讲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深刻理解违法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告诫自己,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是畅通沟通渠道,让普法有温度。在落实“第二班主任”制度中,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保护力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法治环境。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和班主任沟通,加入班级群,与学生共同讨论面临的法律问题,从职业规划、就业方向到兴趣爱好的培养,真正做到协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解答困惑,填写《“第二班主任”健康安全隐患排查表》,梳理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遇到心理问题,则邀请专业心理学老师进行谈心谈话,及早介入干预;开展家庭法治指导,“第二班主任”参加所挂班级家长会,通过家长课堂等方式广泛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家长会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与学生家长建立沟通关系,加强农村地区和重点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均衡提升全州的家庭监护能力,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构建法治教育体系,挂联“第二班主任”深入未成年人学习生活,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各挂联“第二班主任”共开展“一对一”安全健康教育5645人次,共排查解决问题484个,涉及心理健康、电信诈骗、校园欺凌等问题,关联学生已纳入重点普法对象,真正打破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壁垒,大大减小了未成年犯罪的风险。

责任编辑:戴函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