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昌宁县法学会“八抓八促” 助推普法强基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 2023-10-30 20:00:41      来源:保山市昌宁县法学会

今年以来,保山市昌宁县法学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为抓手,坚持“八抓八促”,扎实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抓中期评估,促责任压实

扎实开展“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持续加大“八五”普法力度,紧扣全民守法目标,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全面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全力推动普法强基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法治宣传2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20余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余份。

抓重要节点,促普法质效

紧紧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清明时节回乡人员祭祀及森林防火期法治宣传等有利时机,各相关责任单位协同配合,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主题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万名干警进万村入万户法治大宣传”活动1500余场次,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3000余人次;发放“普法进万家”强基础补短板普法读物30000余套60000余本。

抓重点对象,促作用发挥

聚焦“6类重点人群”进行大排查、大摸底。发挥村(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法治副校长、法治村官、“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队伍作用,以“分散+集中”“面对面+信息通讯”等形式,开展多样性法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劳务输出法治宣传60余场次,受众30000余人;开展各类青少年法治宣传200余场次,20000余名青少年接受教育。

抓重点区域,促纠纷化解

深入分析县域各类案件特点,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况和治安案件、交通违法案件、电信诈骗等情况,剖析法治宣传教育的关联性、针对性、实效性,紧盯命案高发多发、外出务工人员多、矛盾纠纷突出、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地区,乡镇中小学校及民族聚居区等重点区域,深化“法律六+N进”活动,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事关社会稳定和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抓方式创新,促普法实效

针对不同受众特点,通过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法,多措并举,充分调动群众学法积极性。用活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长、“法治村官”、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普法力量,用好县直单位包村联户机制,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大走访活动及开展法律咨询服务、送法进家庭、现场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等。

抓队伍建设,促素质提升

坚持专业化、素质化、能力化的标准,全县2110名兼职网格员、620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06名法治副校长、248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64名“法治村官”、55名县“八五”普法宣讲团成员和124个行政村“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发挥职能作用,成为群众(中小学生)身边的法治宣传骨干,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普法软实力。

抓阵地建设,促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县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见义勇为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以及乡(镇)、村(社区)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作用,通过主题宣传栏、宣传展板和法治文化墙体等,将法治元素与公园环境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在闲暇之余,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丰富法律常识,提升法治意识。

抓主题宣传,促氛围营造

在全县范围内,利用LED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粘贴宣传海报、标语等方式推进宣传氛围营造。设置“普法强基”宣传专栏开展“线上”法治宣传,组织开展“普法强基”法律常识在线答题。截至目前,共开设宣传专栏100余个,推出宣传信息2200余条,播放宣传标语、粘贴宣传海报1200余条。

责任编辑:戴函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