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力:立足司法行政职能 为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 2023-04-14 09:39:01     
立足司法行政职能
为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作出
更大贡献

 

左力(司法部副部长)
  
  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系统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的重要经验,对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作出重要部署。文章视野宏阔、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贯穿着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光辉的重要文献,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立足司法行政职能,推动新时代宪法实践开创新境界。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了系统论述。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表重要文章,作出专门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高度重视。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论述精神上来。
  深刻领会现行宪法施行40周年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40年来,现行宪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一切都与宪法的保障作用密不可分。事实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要充分认识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的自信,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深刻领会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高度重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实施取得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新鲜经验,系统概括为“七个必须坚持”,这是对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宪法制度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化了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七个必须坚持”系统阐释了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最根本的目的,宪法的重要作用、地位,宪法的实施与监督、权威与尊严,以及宪法的完善与发展,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七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坚持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宪法制度内涵,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深刻领会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说服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进宪法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要结合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切实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带头依宪办事、依法办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加强行政立法工作,推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持续完善。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不断凝聚法治共识、强化法治信仰,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厚植法治根基。
 
  二、持续深入抓好宪法宣传教育,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知识是司法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从1986年开始的全民普法,每一个五年普法规划都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宣传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学习宣传宪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开展“宪法宣传周”、宪法宣誓等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宪法全面实施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当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我国宪法贯彻实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教育。宪法宣传教育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法制度,带头进行宪法专题学习,在全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区各部门普遍把宪法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程,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把宪法作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首要任务,列入各部门行业“普法责任清单”第一项内容,有力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模范遵守宪法作为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着力从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法治培训、依法决策制度等方面,推动领导干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要积极推动领导干部系统学习宪法法律,深刻把握宪法原则和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大政方针,增强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国家机关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增强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宪法教育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覆盖,吃透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宪法规定,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加强青少年和网民宪法宣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多年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坚持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把宪法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普遍设立宪法知识课程。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和“宪法小卫士”活动,坚持在每年的“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通过网络连线直播,全国中小学师生同步参与、共同诵读,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仪式感。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坚持在寒暑假期间,利用新媒体普法平台组织开展青少年宪法知识竞答,2022年1月的答题活动有2.87亿人次青少年参与。坚持把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着力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途径,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青少年宪法教育。进一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把宪法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升国旗仪式、毕业典礼、成人礼等,融入中小学生守则、学校公约章程等制度规范,融入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通过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宪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持续深化“宪法进网络”活动,始终坚持网络宪法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宪法教育,加强对广大网民的宣传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空间也要崇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把加强宪法宣传教育作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重点内容,根据社区居民、农村村民、企业职工以及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公民理解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要义,自觉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使宪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的良好风尚。多年来,我们坚持把树立宪法权威作为重要任务,在全民普法规划中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宪法常态化宣传教育的职责任务。利用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并播出“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特别节目,评选发布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目前已连续举办22届;开展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活动,推动宪法宣传教育社会全覆盖;加强宪法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各地区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场馆,并命名了113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强基层村(社区)宪法宣传阵地建设,全国覆盖率已达95.7%,使宪法宣传教育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着。完善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格局,认真总结宪法宣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深化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活动,抓宪法纪念、宪法宣誓、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把宪法宣传教育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公共场所和基层单位宪法宣传力度,推动宣传宪法进公交、进高铁、进机场、进宾馆、进乡村、进社区、进万家,加大公共场所宪法宣传产品投放,充分发挥基层普法宣传员、志愿者、乡村“法律明白人”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不断增强宪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认真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设立专题、专栏,定期宣传宪法,不断扩大宪法宣传覆盖面、影响力。要把宪法元素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基层法治文艺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掌握宪法知识,领悟宪法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
  提高宪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宪法宣传形式,是宪法宣传教育常做常新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创新宪法宣传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宪法,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连续组织开展三届“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把580多部获奖作品纳入普法产品库;制作宪法公益宣传广告和宣传片,在全网推出,免费下载使用;2018年,宪法第五个修正案颁布后,每年的“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推出宪法学习专项答题,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有16.2亿人次参与答题,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超过3000万,已经成为宣传宪法的知名品牌;全国智慧普法平台联合全国各地6000多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普法平台,把握各类不同用户需求,菜单式推送宪法学习宣传内容,产生了良好效果。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不断加大宪法宣传产品的创作力度,推出一批有思想、接地气、受欢迎的宣传产品,用鲜活生动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宪法宣传更加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大力加强普法平台建设,在巩固传统媒体普法平台的同时,做大做强各类新媒体普法平台,以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地方和部门新媒体普法平台,积极推进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宪法宣传格局,打造分众化、智能化、可分享、可互动、可体验的宪法宣传模式。大力加强宪法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深入宣传我们党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和实践,以优秀宪法文化作品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国宪法的温暖和力量。讲好中国宪法故事,有自信、有志气宣传中国宪法制度、宪法理论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充分展示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成果和法治国家良好形象,增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坚持依宪履职、依法履职,立足司法行政职能更好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司法行政部门在推进宪法全面实施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牢固树立依宪履职、依法履职观念,把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宪法规定贯彻到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切实贯彻好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推动“一规划两纲要”全面实施。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各地区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有效履行职责,提升基层法治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法学教育指导工作,提高法治人才优质增量供给,推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开创新局面。
  推进行政立法提质增效。认真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立法工作的统筹协调,全方位做好规划、组织起草、解释和立法后评估工作,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进一步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认真履行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职责,扎实推进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权威,保障宪法法律实施。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持续提升执法公信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通过纠正行政机关违法、不当行政行为,不断提高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树立更多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标杆典型。
  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法律服务新需求新期待,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机构布局,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社区的法律服务网络。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以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把全面宣传宪法、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戴函晋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