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民法典时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3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的形式,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场报告会,受县委书记杨中兴委托,会议由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法学会会长李定云主持。
专场报告会邀请了云南省民法典巡回宣讲团第五宣讲组成员,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谭民副教授作专题讲座,以视频方式开至各乡(镇)和行政村(社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其他现职县级领导;县直有关部门和省、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直政法各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中心、中小学校、卫生院主要负责人;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脱贫发展委员会主任等共5000余人参加报告会。
会上,谭民副教授以《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题,从《民法典》在党中央关怀下的诞生历程、《民法典》编纂与实施的重大意义、《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及亮点创新、《民法典》推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五个方面进行讲授。谭民副教授的讲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语言精彩、内容广泛,阐述了民法典出台的历史背景,回顾了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概括了民法典内容体系的亮点特色,给与会人员上了一道《民法典》的知识盛宴,各级参学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学习《民法典》为契机,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争做法律的有心人、法治的明白人。
此次专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深刻阐明了普法工作的目的是打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教育引导了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干部要在广泛宣传中把握民法典体系的丰富内容,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干部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澜沧县地处边疆直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翻译成拉祜族、佤族语言和本地方言,以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利用国际禁毒日、宪法日等节点认真开展宣传,提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要把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纳入干部政治轮训、业务培训课程,提升全县干部职工分析问题、解决难题、推动工作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责任编辑:熊德成